首页 > 电影评论 > 正文

电视剧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剧评《重温,痛哭》

作者:米兔影评时间:2023-06-04 11:01:26

这周重温了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尤其片子《初来乍到》《小留学生》《我的太阳》和《含泪活着》让我受到震撼并痛哭。其中,《含泪活着》的片头大致说,日本的自杀率常年居高不下,谨将次片献给所有含泪活着的人。片子讲述的是经历上山下乡的两个年轻的上海人在插队的地方相爱结婚,回沪后丈夫觉得文化太低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又受到在日本的朋友的鼓舞,告别妻子和还在读小学的女儿,举债到日本的语言学校,想学好日语后在日本考大学,再在日本或回国找份好点的工作。谁知到了日本才发现被骗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偏远山村,学校就是早就被当地**遗弃了的一个旧工厂。本来打算半工半读的二十多个中国“留学生”中很多人被迫辍学,迫于生计跑到东京打工赚钱讨生活寄钱给家人或还债。曾经怀着理想的热血青年,在洗碗做厨师做清洁工的日子里,慢慢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决心把梦想的火炬递给女儿。他把几乎所有打工的钱寄回了家,自己仅仅留下非常非常少的生活费,吃的省到不能再省,穿的破到不能再破,工作起早贪黑累到不能再累,他要把钱攒下来,供女儿去美国读一流的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一个医生。他的签证很快过期,他成为了一个“黑户口”,非法留日的人。四处打工,小心翼翼怕暴露自己的身份被遣送回国。几年过去了,他从来没有回过一次家。妻子甚至怀疑他在日本有了女儿,以离婚来威胁,他说,你真要离婚我也没办法,但就算离婚了我也不回去,我要在日本赚钱,我还是把所有的钱寄给你们,为女儿的将来存下来。于是他八年都没有和家人见过一面。拍射这部片子,是在1996年,这个黑户口父亲43岁,他嘱咐摄制组把拍摄的他在日本生活的纪录片带回上海给母女俩看。母亲只是静静地流泪,女儿哭道“我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太不懂事了,我没想到我爸爸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女儿不付众望,毕业于复旦附中,申请到了纽约州立大学。在虹口机场送女儿,母亲泣不成声,旁白是“七年前,就在这个机场,她送走了她的丈夫,再也没有等到他回来,今天在这里,她又要把她身边唯一的亲人送走,这一去,又不知合时才能再相见”。女儿在东京有24小时的转机停留时间,她和爸爸度过了宝贵的一天,他带她去他第一次打工刷碗的地方,曾经的同事都惊呼:“哎呀,原来你真有个这么大的女儿啊!”第二天坐地铁去成田机场,因为怕在机场被查出身份,父亲提前一站下地铁,刚一下,女儿就哭了,她说“本来以为这么长时间都没在他身边,应该感觉很生疏了,虽然他话说的不多,但是他这么大的岁数还坚持要帮我拎那么重的行李箱,感觉的出来他还是很爱我,爸爸毕竟是爸爸...。我跟他说我可以在美国打工自己赚生活费,让他回去,可他就是不肯。”“我有时候觉得我不能理解他们,什么都为了我,如果我自己以后有了孩子,我可能不会这样的,但是劝他们他们都不听,我只有好好读书,别的我也做不了什么。”女儿走后,母亲在家里一下子感到异常的孤单,觉得生活没有了重心,她想去美国看望女儿,签证申请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在第十二次,签到了。她在东京转机逗留的时间是36小时,和丈夫坐在地铁上,说啊说啊,好象有说不完的话。送别的那一天,丈夫又是提前一站下,她的深情淡然,说“习惯了,习惯了也就不觉得苦了”。父亲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不管是谁也好,国家领导人也好,他的责任是治理好国家,我觉得我的责任就是培养好我的孩子...”。一家三口,分居三个国家三个城市,上海,东京,纽约。片子最后因为长度的原因没有收录的一个结局,这个叫丁尚彪的43岁男人(现在应该是55岁了),终于有一天走进了成田机场,当安检翻开他的护照,大吃了一惊,随即他沉默了一下,放行了这个8年来生活在日本社会最地层却从来没有犯过任何罪的中国人。

相关文章